拥抱不完美的生活
 
2016年05月24日
 
      

      梁定然:和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

李书轶:本人作为不专业平面设计师工作多年,作为兼职插画师混迹于《新蕾》《约绘》《画匣子》 多年。作为站酷网资深脑残粉,虽然经常懒癌发作 & 俗务缠身,会在站酷销声匿迹很久,但是一旦心 血来潮灵光乍现,还是会迫不及待第一时间到站酷来吆喝一声“我又画画了”。现在的身份也很复合—人民大学学术型动画研究生 + 插画师 + 孩儿他妈 + 马路杀手等等 。

梁定然:了解到你的个展《糖是甜的,你也是。》现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展出,怎么想到用这个名字来命名这次展览?从策划之初到呈现给大家,这是怎样的一次展览经历,可以谈谈吗?

李书轶:说到这个,真的要安利一下:我的画展“糖是甜的,你也是。”将于 4 月 17 日至 23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展览馆展出。这个主题源于一句来自欧洲的诗歌:

玫瑰是红的,

紫罗兰是蓝的,

糖是甜的,

你也是。

The rose is red,

the violet is blue,

the honey is sweet,

and so are you.

有说这是译自辛波斯卡的《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亦有说来自于一首波兰歌曲,这个并没有经过详细的考证,直觉这句诗十分简单,但是有温度,美,而且直抵人心,特别合适做为这次画展的主题。 我觉得“糖是甜的,你也是”可以有多重理解,它可能是初恋情人之间的蜜语,也可能源于一个母亲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它可能只是一粒草莓带来的舌尖体验,也可能是大病初愈之后呼吸到的第一缕微风。 是可以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品尝到的甜。这次展览是我 的16 年研究生毕业创作展,以此为节点,从学术的角度来划定,我之前插画的主要风格倾向于“甜”,也是对我之前的一个总结,从主观上,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带给观众与读者积极的正能量感受。

梁定然:你是一个备受大家喜爱的温暖治愈系插画师,你的画面充满着温暖与美好,总能帮助人想起美好的瞬间,很想知道你的作品跟你的生活经历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你是如何捕捉那些甜蜜灵感的?

李书轶:真的非常感谢一直以来读者的喜爱,这也是我一直画下去的动力,得到大家的表扬真的会心里一暖,说到底我还是个虚荣的宝宝啊(是不是有点糟糕呢)。 温暖和美好一直以来都是我呈现给大家的作品面貌,至于和我的生活经历有什么样的联系,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楚。就好像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的土壤会开出不一样的花朵,即使是同一棵果树,结出来果实的甜度也会因为光照、温度、风向等等不同因素而产生随机的改变。

我的成长经历非常简单,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个人认为除了比较粗心、幼稚、还略带不靠谱,基本上算是一个三好学生,偏科文史厌恶数理,基本被家长包办一切,想想之前自己所做最重要的决定就是高考时选择艺术专业,虽然只准备了一年,但却能幸运地考上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兴奋地离开家,十年间过了一段自由散漫的日子。毕业后不知不觉便成了快乐的大龄剩女兼铲屎官兼非专业驴友,终于也在而立之年经由神奇的群众组织帮助,回归正常轨道开始了老公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这么说起来,好像自己一直都能够在并不完美的平凡生活里找到值得拥抱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我的画中那些治愈成分的来源吧。

梁定然:你安静的画风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表现出一种文学性,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你是如何打磨自己的?

李书轶:我确实偏爱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 能够为自己喜欢的作品画插图,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记得是 2009 年初,我突然接到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老师的电话,邀请我为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绘制插图。恰巧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城南旧事》 这部电影,影片中的小英子和北京城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记得第一次看到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可能才 5-6 岁,并没有经历过类似惆怅、悲伤的情绪,但是看过《城南旧事》后让小小的我感受到了那份情绪,现在再回想起来,那是最早对于悲伤的一种间接体验。 后来又看过关维兴老师创作的水彩版《城南旧事》,让我十分钟爱。能够为《城南旧事》新版做插图,真可谓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当时为了创作,我搜集了很多老北京的关于城市、人物、风貌的老照片,也对那个时代的国画和出版物做了梳理,我想只有对城南旧事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文化环境有更深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这个创作过程历经半年,最终出来的插图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也得到出版社同仁的认可,于我是非常开心的事。但于我最重要的是得到成长,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对文本本身和文化环境的深入解读,重新理解插画在文学作品出版物中的重要位置及作用。

梁定然:你的《罔殆集》里提到“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画则殆”这句话,可以从中感受到你08年至今的创作心路,可以从专业角度谈谈你的理解,你想给新手什么启发?

李书轶:“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画则怠”是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一个戏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用这句话做为我的 QQ 签名,也用此来命名我的新画集为《罔怠集》。“因为在这些年的创作道路上,始终如影随形的,不仅有灵感骤降时的兴奋,作品完成时的释怀, 更令我不能忘记的,是大多数时候一无所得的迷惘,耽于惯性的怠惰以及无力走出舒适区的挣扎。这种既困顿又不甘的求索过程,也许才是创作的真正常态。尽量勇敢地与这种迷惘倦怠相伴,并一次又一次吃力地找到新方向,是创作的乐趣所在,更是生之力量的源泉。” 《罔怠集》后记里的这段话,正是我一直以来创作状态的描述。在与很多年轻的插画创作者以及学生交流中发现,大家并不缺乏对画画的热情,然而却非常容易陷入一种狂热之中难以平静并跳脱出来,以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一系列的思考。我也常常容易陷入这种画而不思的状态,虽然时时会告诫自己这种反省的重要,但还是很难找到突破的方向。然而这种思考对于每一个创作者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梁定然: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瓶颈期或是缺乏灵感的时候?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比较精华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李书轶:瓶颈期就像大姨妈,无论你想不想,它都是会来的。突破了瓶颈,在技法和想法上, 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如果你察觉不到瓶颈,看到自己的作品只觉得千好万好,就意味无法进步。每当瓶颈来临坐困愁城之时,我都会这么想来告诫自己。为了解决这种不期而至的困难,我觉得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停下来,功夫做在画外。石涛有一句诗这样说“爱花还爱叶,爱雨爱秋烟。不向雾中看,谁明画里禅。”实际上,创作者在进行所有活动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将一切信息刺激和创作目标结合起来。去看书,去看电影,看话剧,听音乐,跑步,爬山,旅行,去谈恋爱,找寻各种能激发自己的途径,实在不行,考个研也是可以的嘛。生活里自然会有很多有趣、有价值的东西能够让我们耳目一新,给我们带来生活感受与创作灵感。

梁定然:插画的表现技法多样,谈谈你创作过程中是如何结合画面的表达来研究工具的? 可以结合你的作品来谈谈。

李书轶:站酷的酷友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我的创作工具。目前我主要的插画创作工具是 painter 软件和一块破旧的 10 岁龄 WACOM 影拓 3 数位板,也会用到 Photoshop 进行整体调整。 一般而言,商业型的插画创作主要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包括城南旧事、小花园、那些年我们 一起买过的小吃等等作品。用 painter 软件可以通过调整笔刷和纸纹的参数,丰富作品的肌理感,增强数码绘画的质感和温度,呈现非常类似水彩、粉笔、油画的效果。

在手绘材料的选择上,我比较偏爱水彩和水墨,早期作品用铅笔淡彩比较多,有一段时间喜欢尝试水墨,尤其喜欢画用水墨和水彩画猫。之前在站酷发过一些猫咪团扇的作品,水墨带来的即兴感,毛笔笔触的不确定性都十分令人着迷。

又比如最近的速绘创作《地铁众生相》,我选择了特别简单粗暴的手指 + 手机备忘录速绘。 这个软件的使用非常简单,没有图层,没有放大缩小移动工具,只有钢笔、马克笔、 铅笔三种笔刷和简单的几种色彩。我发现在地铁这个环境中,需要迅速地在 5 分钟左右完成一幅速绘,所以越简单越直接,反而是越有利于创作的。最重要的是用手机 + 手指,这种方式非常隐蔽,万人如海一身藏,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我在做什么,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我才能放松心情去创作。 从一开始学习绘画,我们都会接触各种不同的工具,就像孙悟空要试过龙宫里的千种兵器,才找到自己的定海神针一样。我也是从最基本的铅笔、水粉、水彩入手学习,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创作者需要保持对新工具和新技术的敏感和好奇,并且根据自己的创作习惯和创作目的来果断地判断持续驾驭它或者抛弃它,保持一种开放而灵活的心态很重要。

梁定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工具研究,你是如何思考你的画面表现形式的呢?可以结合你的作品来谈谈。

李书轶:画面表现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之前和一位作家好友聊天,她说自己创作之初会自以为根本写不了这个题材,其实我也是这样,刚开始下笔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画,可是画着画着心里就清楚了。一幅画面最重要最基础的是构图,在我看来这是画面的骨架和结构,没有骨架,皮肉也就无从附着。我喜欢中国画里面精妙的留白,也会着意将国画的构图形式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四 季歌》《一枚之绘》这种向传统经典学习的意图就表现得十分明显。

梁定然:你最近上传的《地铁众生相》这个作品非常有意思,虽然只是你的速写,但那些脸看起来却是陌生而又熟悉。每一个神态都隐约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故事,很想听听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关于各个角度的思考?

李书轶:《地铁众生相》是我最近开始做的一个作品,因为和学校距离远,我每天需要在地铁车厢里度过接近三个小时,早上六点半进六号线,下午六点半出六号线,和地铁在一起的时间比陪孩子的时间都多,作为插画师,我希望能通过创作来解决这个因为交通消耗时间的问题。我从三月五日开始,已经画了差不多六周时间,地铁众生相的创作让我的通勤不再煎熬,让每天的这段旅程变得充满意义。 我想只要有机会坐地铁,这个作品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地铁上的现场创作,每幅画的完成十分快速,应用的工具也简单粗暴—手指 + 手机备忘录速绘。令我更有兴趣的是做这个作品的过程,在观察和速写每个乘客的过程中,体会我和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正建立着一种真切的联系。我想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表现出小我和世界的关系,这个关系如空气一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我希望能够捕捉这些微妙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辐射出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地铁通勤是每个人的经验。一直以来我都对观察周围的人很有兴趣,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每个人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每一张脸都写着自己的故事。我之后的创作会在朋友圈里面即时转发和互动,这样会自然生成我创作的时间,也让我的朋友们和我一起触摸真实的地铁人生。目前我把这个作品放在公众号“六点半的六号线”中,争取做到每天更新,跟世界互动。也欢迎大家来关注哦!

梁定然:《爷爷的河》是您最新的动画作品,也是你作品画面由单幅到多幅、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可以说说你的这个作品,以及创作中的思考吗?

李书轶:《爷爷的河》黄河系列绘本,是我研究生阶段的毕业作品。2013 年有机会跟随导师到山西参加 “没有围墙的课堂” 教学研究活动,作为南方人,我是第一次踏上这片黄土地,从小在湘江边长大的我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奔腾咆哮的黄河。绘画风格和题材会受到地域的影响,这点在我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以前画风格偏向柔美清新,题材以都市少女为主。在粗粝朴实的西北黄河边,自然的雄伟残酷,民风的淳朴厚重,于我都是非常新鲜的体验。在毕业的绘本创作里,我试图表现出大西北的民俗风情,开始创作后发现这确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爷爷的河》绘本中的场景内容基本取材于山西碛口古镇、李家山窑洞,以及黄河石滩、壶口瀑布等地,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的。仅仅用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是不够的,更需要借助整个团队的眼睛,借助无人机的宏大视角,对黄河流域景观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才会对绘本的创作增益无穷。 在提高了创作认识之后,我决定将绘本的创作重点放在大场景的描绘和气氛烘托上,故此采用了跨页的长构图形式,并且大量使用水平线构图,融入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方法,创造出源于实景却比实景要更宏大更诗意的视觉效果。

绘本的设定已经完成,接下来是绘本动画化的实践阶段。这也是基于我毕业论文《绘本动画化的视觉效果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希望通过以这部片子的实践与论文中的观点相互佐证和证实。但是动画确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目前我只进行到前期的文本、人物、场景设定阶段。希望在毕业之前能够做出大概的面貌。

梁定然:假如让你跨界做网页设计,你认为插画风格的网页设计应该如何体现氛围与细节?

李书轶:其实我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网页设计,但因为后来并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只是对这方面有一些非常粗浅的了解。我想插画风格的网页设计和为书籍出版物绘制插图的思路是相同的,都是要传递最重要的信息。 如果是插画风格的网页,必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网页内容进行选择。比如哥特风格的网页和波普风格的网页设计中所用到的插图类型肯定是不一样的,可以提取不同风格的插画元素对网页进行丰富;比如波普风格的圆形网点,哥特插图的黑白笔触等。我曾经接触过一部漫画作品,Emily the Strange,这部绘本是1992年,R.R最初为Santa Cruz的一家滑板公司设计产品外型而创造出了Emily,哪知道卡通形象推出后大受欢迎,R.R由此得益,便和朋友创建了自己的漫画公司:宇宙尘埃(Cosmic Debris)。Emily已经是宇宙尘埃的第一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大的粉丝群,发展出了数百万美元的产品流水线。周边产品包括书籍、服装、佩饰、布偶等等。国内现在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Emily the Strange系列的两大主色是黑与红,主角是小女孩和黑猫,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产品推出,但那种异类、另世界的鬼灵精怪风格却始终贯穿其中。它的官网上有这部漫画的衍生品销售,其页面风格也和漫画一脉相承,以大面积的黑白和小面积的红色构成主要色调,黑暗中闪烁着略带怪异而又神秘的猫眼,整体的氛围非常酷,对叛逆期的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梁定然:如果不是科班出身,应该怎么去学习插画,你在这个方面有什么建议?

李书轶:我接触过很多不是科班出身的插画师,他们的画都非常好。插画和设计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最大的相似之处我想应该就是信息的传递。一方面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方面能够精准传递重要的信息。 我认为这才是插画的评判标准,是否科班出身并没有那么重要。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剑走偏锋的人,那这个行业一定是没有活力的。科班出身或者经历过传统美术教育的人,往往对自我表现、画面技法、细节、媒介材质、意义的要求很高,而对画面中能够传递出来的信息,传递信息的受众,信息传递方法的可能性方面关注却不够。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对我产生非常大影响的一套书是波隆那插画年鉴。当时我还是大二的学生,把图书馆四层艺术图书阅览室翻遍了,眼花缭乱但兴味索然。可是不在图书馆泡着还能去干嘛呢?那时候上网可是一小时三块钱。直到我遇见一套繁体中文版的《波隆那插画年鉴》。是我插画人生的第一本启蒙教科书,为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我想要学习插画,首先是要对插画有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大量的视觉经验,看过大量优秀的作品后,自己的判断力自然会提升;其次需要对生活有敏锐的捕捉力,很多插画师都喜欢画手账本,画速写,我也非常推荐这种练习方式。很多东西必须自己画过一遍后,才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想初学者能够做到这两点,就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梁定然:在你的领域里,有哪些你欣赏的国外插画师,可否介绍下他们?

李书轶:喜欢的插画师太多!我要特别推荐的一位插画家是著名的奥地利儿童插画家Lisbeth Zwerger。她在199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Zwerger于1954年出生在维也纳,是一位蜚声国际的插画家。她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经典童话故事《大鼻子》、《爱丽丝漫游奇境》、《夜莺》、《拇指姑娘》、《麦琪的礼物》、《核桃钳与老鼠王》等等。我最早接触到这位插画大师是在《波隆那插画年鉴》1997年的封面上,她是当年波隆那插画大奖得主,也是波隆那插画年鉴当年的封面插画师,当时对她的绘画风格一见倾心。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是她为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所做的插图。

Lisbeth Zwerger的绘画主要运用的材质是铅笔水彩,她对于水彩工具的掌握极为娴熟,色彩剔透灵动。我认为最赞的还是她不拘一格的构图方式,和对于不同童话经典作品文本的深入理解。安徒生童话故事《夜莺》就是一个关于古代中国的主题,可以明显看出她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在构图上对于中国画留白方式的借鉴,使整个画面充满了优雅神秘的中国情致而又不乏童趣。她还为《爱丽丝梦游仙境》做过一系列的插图。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在欧洲已经有许多经典插图版本逐一在前,然而她的诠释依然别具匠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包括Lisbeth Zwerger在内的许多国内外优秀插画师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就像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认为在向前辈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具有批判性的心态,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这条路十分不容易,但这却是每个创作者能成就自己的唯一方向。

梁定然: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很多的感悟,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哪些?

李书轶:吴冠中说:“风格不是自己造出来,造出来的都是假的。风格是你自己走自己的路,爬也好,走路也好,向着自己的目标去走,留下来的脚印,就是风格。风格是你走在前面,留下来的背影。所以,我从来没考虑风格,只考虑真的感情。” 这句话我很想分享给大家,一开始画画的时候,我也有过追求强烈个人风格的阶段,然而现在回头看看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有什么样的心态,这些全部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露无遗。到目前为止,画过的画我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但是只有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才会被别人喜欢;只有付出了真实情感的,看上去才有温度。比如我的《那些年我们一起买过的小吃》里面,包含的就是对于童年时期生活的回忆,拉着手背书包去上学的朋友,不会再有的老街巷,消失了的小石桥,这些过往回忆全部表现在棉花糖、烤红薯、葱油粑粑的味道上面,只有先自己感动了,才能够入戏,然后方能触动到读者。

梁定然:怎么看待站酷,对站酷的小伙伴有什么想说的?

李书轶:讲真的,每次打开站酷都特生气: 为什么你们都那么有才华? 为什么你们那么有才华还那么年轻? 为什么你们不仅有才华、年轻而且颜值还那么高? 而且这些年轻、有才华、颜值高的家伙,居然还都那么的勤奋!啊还让不让人活了!真不理解站酷是怎样让一群外星来的家伙们聚拢在这个平台上的!

 
上一篇教程:设计不等于艺术。让创意更好的服务设计!的风格
下一篇教程:视觉设计师-如何让设计效果高还原度落地?
>> 返回业界新闻首页
>> 返回设计经验首页
>> 返回网站首页
 
唯美客设计:南昌VI设计广告公司
 
主营业务:VI设计、LOGO设计、画册设计、名片设计、广告设计、折页设计、包装设计、网站设计、喷绘制作、画册印刷、广告安装
 
服务区域范围:江西省内、南昌VI设计、南昌LOGO设计、南昌画册设计、南昌名片设计、南昌广告设计、南昌折页设计、南昌包装设计、南昌网站设计、南昌喷绘制作、南昌画册印刷、南昌广告安装
 
关于:
      唯美客是南昌资深品牌设计公司,十三年来始终专注于大中型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与维护。 唯美客品牌设计有限公司,专注于大中型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并长期为成长型企业提供全方位品牌战略规划、品牌整合推广、品牌形象设计服务。唯美客自2003年成立至今已为几百家企业设计了新的品牌形象,其中集团控股及千万级企业超过30%,省级客户达到50%,客户更是遍及众多行业;将为客户发展战略性行销创意作为核心竞争力,注重策略思考,强调创意解决,主张融入企业实际运营,追求从根本上改变客户营销面貌。唯美客的作品更加贴合企业理念,使唯美客在客户与业内树立了独树一帜的口碑与风格;深得各级政府部门的赞扬和各企事业单位、合作伙伴的青睐,并荣获“江西省十佳广告企业、江西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
     
     
 
在线QQ客服1: 点击即可与--唯美客客服经理发QQ消息   在线QQ客服2: 点击即可与--唯美客客服经理发QQ消息
 
唯美客 · 品牌策划机构  营业执照注册号:360111210010534
赣ICP备10003587号